4月7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为《意见》)。绿氢/富氢原料获得多次提及,包括: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分子材料制造、“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合理引导燃料“以气代煤”,适度增加富氢原料比重;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适度增加轻质低碳富氢原料进口。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适度超前部署一批氢能项目。
今年,广东将布局多个氢能领域重点项目。广东省发改委近日公布《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包括湾区氢谷、云浮云城氢能特色小镇等氢能重点项目在列。另外,1月完成签约的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项目将在今年开展一期建设。
氢能产业作为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广东非常重视。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今年广东共安排相关项目九项,总投资接近200亿元。
早在2020年9月,广东省发改委、能源局、科技厅等六部门下发《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新能源产业集群进行布局,并提出各领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氢能产业链培育工程等八大工程被列入发展的“重中之重”。
氢能领域重点项目
广东今年氢能产业总投资近200亿元
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广东将安排省重点项目1570个,总投资约7.6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9000亿元,比去年计划增长12.5%。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再次展现出其对全国经济的引领作用。氢能产业作为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根据《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到氢燃料电池研发测试、电解水制氢等项目,广东总投资接近200亿元。
部分城市
广州
谋划约50个加氢站建成我国南部氢能枢纽
曾在2020年6月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明确将广州建成我国南部地区氢能枢纽,构建氢能全产业链。
到2022年,完成氢能产业链关键企业布局,环卫领域新增、更换车辆中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低于10%;燃料电池乘用车在公务用车、出租车、共享租赁等领域示范应用达到百辆级规模,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谋划了约50个重点产业项目和50个加氢站项目,支撑产业快速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和推广应用局面。
《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建设黄埔氢能产业创新核心区、南沙氢能产业枢纽、番禺乘用车制造及分布式发电研发基地、从化商用车生产基地和白云专用车生产基地,打造“一核、一枢纽、三基地”产业布局,确保广州市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核” 黄埔氢能产业创新核心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广东省燃料电池运营示范区,强化氢能应用示范,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建设成为氢能产业创新核,形成国际一流的氢能产业聚集区。
“一枢纽” 南沙氢能产业枢纽发挥南沙交通枢纽、国际港口和仓储物流基地优势,促进湾区氢能产业互动平衡,实现多元化、全链条发展。探索氢能交易平台建设,推动氢能交易商品化,率先打造全国“氢能价格交易指数”。
“三基地” 三个基地分别为番禺乘用车制造及分布式发电研发基地、从化商用车生产基地和白云专用车生产基地。
深圳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 占全球80%市场份额
去年12月17日,《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印发,这是深圳出台的第一份有关氢能产业的规划文件,为深圳氢能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路径方向。
规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展望2035年,深圳定下氢能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的目标。
深圳发展氢能产业具备一定的基础。目前,深圳电解水制氢转换效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15%;在全国率先攻克气体扩散层连续化卷对卷生产工艺技术并实现商业化应用;石墨双极板核心指标国内领先;单堆氢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在国内率先突破130k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已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
拥有近70家创新型企业及科研机构从事氢能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研发出电解水制氢设备、高功率密度电堆及系统、燃料电池重卡、氢能无人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科技产品,覆盖了氢气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零部件、膜电极、电堆、系统集成、应用产品、标准测试、运营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
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包括五方面: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围绕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和氢气制、储、运、加、用等关键环节标准缺失问题,建立覆盖氢能产业上、中、下游的标准规范体系”;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氢能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解决核心材料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问题”;强化产业链竞争力,“聚焦氢能产业发展中急需补齐的短板,重点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引进一批国内外领先团队和企业,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可控”。
佛山
氢燃料电池产业领跑 南海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佛山是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用广东城市群的牵头城市。作为佛山氢能产业的主要承载区,佛山市南海区从十三年前的一见“氢”心,如今已经聚集了100多家氢能企业、机构,氢能产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形成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成为国内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完善的地区之一。
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200万吨/年。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5%,到2050年占比至少达到10%,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氢能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十多年前,氢经济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如今,佛山市南海区却崛起一座湾区氢城——100多家氢能企业、机构聚集,形成了趋于完整的氢能全产业链;成为全国加氢站和氢能车辆应用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吸引氢能产业大会与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WHTC)落户佛山市南海区。
佛山市南海区在2009年成功引进了广顺新能源电池空压机生产项目,开启了佛山市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之路。氢能产业链不断完善,从2017年仅有2家氢能企业,到现在发展到汇集了国家电投氢能、清能股份、韵量燃料电池、济平新能源、康明斯恩泽、仙湖实验室等100多家氢能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计划投资总额超400亿元,涵盖燃料电池及系统、核心材料与部件、整机研发制造等八大环节。
项目点击
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签约
2022年1月11日,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与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举行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签订仪式,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
项目选址丹灶镇,一期计划投资20亿元,重点建设膜材料、碳纸、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生产线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创新平台,初步建成集研发创新、高端制造、示范应用于一体的氢能产业基地。同时,围绕上述产业链关键环节等开展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与示范应用推广。
据介绍,华南氢能产业基地主要面向三个方面实现攻克。
一是依托产业基地,重点实现碳纸、膜材料等关键材料的自主化和产业化,达到氢燃料电池产业链补链强链的作用。
二是推动更加先进的电堆系统产品研发,满足未来氢燃料电池商业化运作后各个领域对于相关产品的需求。
三是依托广东区域氢能产业发展,推动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全产业链降成本,尽早实现商业化。
“围绕燃料电池‘八大件’,我们目前已在佛山实现了其中‘六大件’的自主化,正在推进产业化,今年也在抓紧建设碳纸这条产线。”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创新总监刚直表示。
知多D
氢能产业链培育工程
聚焦氢能核心技术研发和先进设备制造,加快培育从氢气制储、加运、燃料电池电堆、关键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
利用低温氢燃料电池产业区域先发优势,形成广州-深圳-佛山-环大湾区核心区车用燃料电池产业集群。
基于在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隔膜片等核心零部件制造方面全球领先的优势,布局建设以SOFC为核心的清洁高效发电产业集群。
结合省内炼厂分布,合理规划沿海城市加氢站布局。
整合利用省内大型化工氢源,提升低成本氢源供给规模化水平。积极推进富余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拓宽氢源渠道。
依托中广核和中集集团推进低温液氢设备、高压储运、低压固态储氢产业建设。推广高温燃料电池冷热电三联供应用示范,支持建设大型民用液氢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