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1-2月经济数据。其中几个重要的指标引人注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53万亿元,同比增长5.5%,增幅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8万亿元,同比增长4.4%,增幅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提高3.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8.6%;
经济运行简况中谈及“广东经济运行总体延续上年稳步恢复态势,主要指标增长符合预期。”理解了这句话,就真正理解了当前的广东经济。
1-2月工业表现有春节因素和疫情冲击方面的原因,同比增长已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之上,显示出较强韧性,经济复苏向稳。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董志强
广东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业投资,扩大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供给能力,正是为未来国际市场整体恢复做准备。
—————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教授易行健
经济运行
“符合预期”有着坚实的数据支撑
如何理解“符合预期”?首先,实现这一点,在今年很关键。
主要指标增长“符合预期”,意味着广东经济处在稳健的运行区间,没有出现剧烈波动,没有出现供需之间,或者产业链、供应链的断裂。去年底以来,不少人对今年广东乃至全国经济表现表示担忧,前2个月稳住了,这对全年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筑基作用。
其次,要看到“符合预期”有着坚实的数据支撑。1-2月广东工业、消费的增速都超过两年平均增速,意味着供需两端都表现良好;工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折射出对实体经济的预期看好。此外,前2月外贸也保持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4.6%。这些指标都是广东经济的“主菜”,足以说明整个经济形势是稳的。
“1-2月工业表现有春节因素和疫情冲击方面的原因,同比增长已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之上,显示出较强韧性,经济复苏向稳。”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董志强表示。
当然,既然说“符合预期”,那就要弄清楚预期是什么。
对照今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2年目标,可以发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全年目标持平,消费略有差距,外贸有所超出,这说明“符合预期”确实是符合事实的判断。
从历年经济数据还可以发现,除非疫情这样的突然冲击,正常状况下的全年经济增速都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这里面有统计方法的因素,也有经济运行本身的因素。比如,重点项目投资、惠企利民政策等转化为经济增长都需要一定时间。
最后,“符合预期”是广东在疫情并未全部消散的背景下实现的,是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下取得的,这更加体现了经济的韧性和此前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长期趋势
引导人、财、技向产业高端、前沿领域聚集
当前经济符合预期,令人安心。那么,广东发展的前景又将如何?
翻遍经济史,长期经济增长都离不开三个要素:人口、技术和资本。随着经济迈向中高端,对人口要素的数量需求逐步让位于人力资本质量的要求,而这又与技术升级和资本积累密不可分。换言之,引导人、财、技不断向产业高端、前沿领域聚集,就是区域经济赢得未来的胜负手。
这种趋势正在广东上演。
前2月广东工业投资增长38.6%,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6.1%,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3.1%。继续大手笔向产业升级“砸钱”,向着更加高端的产业领域高歌猛进,这是广东经济长久兴旺的最强信号。
“投资产生的供给能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向更高水平,蕴含了广东制造业向全球中高端产业链迈进的趋势,进一步为广东的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力量。”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教授易行健表示。
技术升级已经初见成效:前2月,广东医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8%和13.3%。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由于芯片短缺进一步缓解,产量增长205.2%,与其相关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桩分别增长11.0%和109.4%。
这也是国外疫情防控政策放开生产恢复后,广东外贸的底气: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符合市场需求的消费品,就是不稳定全球经济格局里的硬通货。
数据显示,前2月,广东主要贸易伙伴中,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2%,对美国、欧盟和中国台湾分别增长9.0%、6.6%和13.7%。
未雨绸缪
人流所向 资金也澎湃注入
同样持续亮眼表现的还有“孔雀东南飞”的人口流动趋势。
近日,百度地图联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显示,深圳、广州位列中国最具人口吸引力的城市前两名,佛山和东莞也进入全国前十。
此前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2.2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增加2.64万亿元。
事实上,记者此前走访企业了解到,出口大幅增长和金融信贷的给力支持,正是工业投资持续高位增长的重要动力。
更多高品质的重点项目正在快马加鞭。日前,广东省发改委公布了一份长长的项目清单:省重点项目1570个,总投资7.6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00亿元。
聚焦未来产业所需,是这份清单的一大特点:推进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学城加快建设,新开工建设近7万个5G基站,广州粤芯半导体项目二期今年投产……
对此,易行健认为,在三重压力下,广东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业投资,扩大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供给能力,正是为未来国际市场整体恢复做准备。
纵深
今年广东共安排重点项目1570个,年度计划投资9000亿 基础设施占年度计划投资过半
重大项目建设,被认为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压舱石”。日前,广东省发改委发布了《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下称《计划表》)。2022年,广东省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570个,年度计划投资90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超过500个,占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50%以上。
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等项目
根据《计划表》,基础设施工程分为新型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机场、港航、能源、水利、城市建设、环保等大类。在新型基础设施工程中,信息基础设施项目投产2项,续建11项,新开工7项,另设融合基础设施项目、创新基础设施项目。
“2021年开始,新基建项目成为基础设施投资的生力军,2022年继续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全面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一批5G、大数据、实验室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根据省发改委官网消息,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郑人豪表示。
广东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2022年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该预期性指标去年以6.3%完成。
“确定稍高目标,主要考虑是‘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陆续实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回升,工业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国家将继续加大专项债资金发行力度,通过政府投资有效撬动社会投资,将有力支撑全省投资较快增长。”报告称。
郑人豪介绍,今年的产业重点项目692个,年度计划投资2851亿元,民生保障重点项目314个,年度计划投资1156亿元。
《计划表》显示,广东今年将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产业、重化工、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升级、农林牧渔等产业工程项目。
基建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矛盾并存
在民生保障工程方面,广东省重点项目着力补齐教育、医疗、居民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短板。大湾区高校合作办学建设加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一期工程计划今年投产,续建项目有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一期),新开工的有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
近年,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表》披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下设29项。广东将推进省职教城建设,珠海职教城、韶关智慧教育城总投资估算超过70万亿。
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和评估督导处1月27日信息显示,2021年广东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395个,年度计划投资8000亿元。1-12月,全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约10439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30.5%,较2020年全年低1.9个百分点,比2019年高9.7个百分点。
新开工建设224个项目,包括狮子洋通道、粤东城际铁路(一环一射线)汕头至潮汕机场段项目、深圳市社会福利救助综合服务中心、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一期)等。深圳机场卫星厅项目、汕头比亚迪智能终端零部件生产项目、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
另外,广州至湛江铁路、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深圳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广州呼吸中心等在建项目推进顺利。
“当前,我省发展面临的内外形势依然十分复杂严峻,我们在谋划推动经济工作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重点项目建设总体虽较为顺利,但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郑人豪举例,基础设施建设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全省重点产业项目中高端引领项目不够多,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项目储备有待加强等。
郑人豪强调,面对经济发展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官方将切实加快推进广东省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促进投资平稳增长和更好服务于“六稳”“六保”工作,保持全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划重点
新型基础设施领域
广东省今年将推进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学城加快建设。包括续建广州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一期、国际数据传输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节点等。此外,广州南沙国际数据自贸港项目将开始前期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项目也将于今年开工建设。
交通运输项目方面
除了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续建外,大湾区今年还将有多个重点项目新开工。包括高铁项目的珠海至肇庆、珠海至江门段、高明至肇庆东段,城际轨道交通珠三角城际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以及惠州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等。
水资源保障建设项目方面
备受关注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今年将新开工建设东莞配套松山湖水厂一期工程和东莞配套芦花坑水厂一期工程,两个水厂建成后每天将提供160万立方米的水。
重大发展平台方面
广东今年将在广州南沙新区、广州国际金融城、广州科学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等多个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发展平台持续发力。将南沙自贸片区与中心城区“三高三快”通道、知识城集成电路价值园区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列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