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的股东大会上,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道了个歉:“我认为第一个季度真的没有经营好。”
的确,当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快递企业发出亏损预警时,整个资本市场都为之一震——今年一季度,顺丰控股亏损9.8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11.34亿元,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业绩“黑洞”;而自业绩公布之后,该公司股价最低跌至60.61元/股,较今年2月份的高点价格“腰斩”。
亏损消息爆出后,外界分析的观点此起彼伏。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所关心的是顺丰控股的“至暗时刻”何时能破晓?
在面对很多投资者的提问:“公司第一季度亏了,第二季度还会不会?”王卫的回应是:“第二季度肯定不会再亏损,但全年利润还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
最新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表明,王卫没有食言。不过的确,顺丰控股的盈利能力复苏之路并不会是一条坦途。
盈利修复尚需时日
针对顺丰控股上半年的业绩预告,资本市场还是给予了积极的反应。
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4亿元至8.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8%至83%。其中,第二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为16.29亿元至18.19亿元。不少机构表示,顺丰控股第二季度的业绩符合预期。
受业绩预告所传递出的积极消息影响,7月14日,顺丰控股盘中股价一度大涨逾8%。
顺丰控股在业绩预告中阐述了很多致使其第二季度净利润复苏的原因:第一,部分产能瓶颈得到缓解,资源利用率、营运效能等环比稳步回升;第二,加强成本精细化管控,伴随业务量的增长带动固定资产成本摊薄,规模效应有所体现;第三,二季度是生鲜时令旺季,盈利性较好的时效快递业务量环比回升。
7月13日,国家邮政局召开2021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1年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解读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净增超过150亿件,总量突破500亿件,同比增长约45%。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达4800亿元,同比增长约2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顺丰控股已经发布的1至5月的经营指标发现,今年前五个月,该公司实现速运物流业务收入405.3亿元,同比下滑26.2%;实现快递业务量41.8亿件,同比增长40.89%。在市场份额上,顺丰控股今年前五个月的快递业务市占率为9.4%,较去年同期增加了0.8个百分点。
在业务量上,顺丰控股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保持了较好的增势。今年一季度,该公司时效件增速回落,经济件因特惠专配产品保持快速增长。但经济件因面临来自供给端的残酷竞争,导致价格下滑,增量不增利,影响了整体盈利。事实上,顺丰控股通过经济件“抢量”,而盈利的主要支撑还是时效件。因此,当第二季度生鲜产品带动时效件业务量环比回升时,该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以修复。
外界关注的另一点,则是顺丰控股第二季度是否突破产能造成的规模化瓶颈。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顺丰控股资本开支力度加大。其中,2020年第四季度资本开支48.7亿元,同比增长166.2%;今年第一季度资本开支36.7亿元,同比增长107.6%。连续两个季度的高额资本开支,主要用于该公司的产能扩张。考虑到产能释放需经历爬坡期,整体盈利能力的修复还需静待拐点。
客观而言,顺丰控股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与2020年同期甚至2019年同期相比,均逊色不少。这意味着,顺丰控股的盈利修复还需时日。
在4月份的股东大会上,王卫给出了一个较为悲观的态度:“全年利润还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不过,一些机构在总结顺丰控股第二季度的业绩后认为,这个“拐点”不远了。
东北证券预计,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在下半年逐步重回正轨,资源利用率、营运效能恢复至2020年水平。
安信交运明兴团队则分析认为:“公司四网融通项目仍处在初期,实现资源融通互补,网络效益改善仍需时日。展望下半年,随着旺季到来,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我们预计业绩拐点可能在第四季度出现。”
从“后悔上市”到“争相上市”
尽管实现盈利能力的复苏,是顺丰控股当前的头等大事,但王卫想要打造的是一种“长期核心竞争力”,让顺丰控股拥有新的增长曲线。
有媒体抛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顺丰控股目前深陷“四大会战”——“价格战”“业绩战”“资本战”“管理服务战”。这其中,“价格战”和“业绩战”已经耳熟能详。但“资本战”和“管理服务战”,成为顺丰控股目前的新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整个业务布局上,顺丰控股以速运业务为核心,试图打通上下游,在供应链、国际业务、快运、同城、物流地产业务等方面进行布局。例如,要约收购嘉里物流51.8%股权,加强海外业务的覆盖范围,增强国际跨境货运的实力;拟定增不超过200亿元,用于速运设备自动化升级项目、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转运中心工程项目、数智化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建设项目、陆路运力提升项目、航材购置维修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而最让外界惊讶的,莫过于王卫对于资本市场态度的大变化。
在顺丰控股借壳登陆A股之前,王卫对于资本市场的态度是冷漠的。从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不会为了钱而上市”到2021年股东大会上传递出“后悔上市”之意,王卫似乎对资本市场保留着固有意见。
然而,顺丰控股掀起的“资本战”时却是毫不手软。
在今年5月份将顺丰房托送上港股市场后,顺丰的同城业务也站在了港交所的门口,并最快将在中秋节前挂牌上市。
6月30日,顺丰同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93亿元、21.1亿元、48.4亿元,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分别为3.3亿元、4.7亿元、7.6亿元。如果顺利上市,顺丰同城将成为港股“即时物流第一股”,王卫也将拥有多家上市公司。
在业内人士看来,顺丰同城赴港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钱”,因为该板块业务“缺钱”。“顺丰的同城业务仍处于培育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拆上市后,同城业务融资渠道变广,母体公司的融资压力也会稍微减轻。
王卫“变了”,但他却不得不变。如同该公司管理层在一季度股东大会上的那句话,“2021是公司关键的承前启后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