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G20会议重申“避免过早退出支持政策”,中国稳健货币政策将灵活精准

2021-10-15 09:3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据央行网站消息,2021年10月13日,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意大利在美国华盛顿主持召开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讨论全球经济和卫生形势、支持低收入国家应对疫情冲击、可持续金融、跨境支付、国际税收等议题。

  会议认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复苏势头分化明显,新冠疫情相关的下行风险突出。各方重申将采取所有政策工具应对疫情冲击,同意在维护金融稳定、保持长期财政可持续、防范溢出效应的基础上,继续支持经济复苏,避免过早退出支持性的政策措施。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会议并发言。易纲介绍了中国近期经济金融形势,表示中国通胀总体温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果没有政策干预的话,中国经济增速在2021年年底与2022年上半年的下滑程度可能超预期。为了避免由此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应该调整当前的宏观政策组合,避免宽松宏观政策的过快退出。”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张明表示。

  张明认为,在财政政策方面,应该加快地方债发行进度并形成实物工作量,并增加减税降费力度。在货币政策方面,应该考虑新的降准举措,必要时也可以适当降息。

  Wind数据显示,10月15日有5000亿MLF到期,叠加缴税等因素,10月中下旬银行间流动性将呈现紧张的态势。对此,市场存在央行降准的预期,反对者则提出,在PPI高企、美联储货币政策即将转向时降准并非好时机。

  避免过早退出支持政策 

  此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认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复苏势头分化明显,新冠疫情相关的下行风险突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3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相比今年7月的预测,IMF将2021年全球增速预测值小幅下调至5.9%,将2022年的预测值保持在4.9%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分化加大和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复苏的决定性因素仍在于疫情防控,但各国疫苗接种和疫情防控成效差异较大,宏观政策和市场修复能力也不相同,经济分化较为明显。

  IMF的报告称,长期来看受益于大规模政策支持,发达经济体预计将在2022年恢复至疫情前的经济产出水平,在2024年超出疫情前趋势水平0.9%。相较之下,到2024年,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由于疫苗推广较慢、政策支持手段较少,总产出预计仍将比疫情前水平低5.5%,复苏情况弱于发达经济体。

  此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各方重申将采取所有政策工具应对疫情冲击,同意在维护金融稳定、保持长期财政可持续、防范溢出效应的基础上,继续支持经济复苏,避免过早退出支持性的政策措施。市场人士认为,总量的货币政策可能在适度退出,结构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

  “全球政策制定者正面临艰难抉择,如果继续采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流动性和金融风险承担行为增加,将加剧全球通胀压力和金融资产泡沫;如果过快退出支持政策,则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逆转,金融状况收紧可能与当前的金融脆弱性相互作用,导致风险敞口加速暴露,资产估值大幅下降。”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大幅扩表,市场将其称为“放水”。记者根据Wind数据计算显示,2020年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幅度均在30%以上,规模合计扩张了8万亿美元,相当于“再造两个美联储”(2019年末规模为4.2万亿美元)。

  “随着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全球货币政策收紧态势可能加快。”王有鑫表示。最新美联储FOMC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计划于明年年中完成Taper,该进度较市场预期提前一个季度。市场预期,美联储最早11月就开始缩减QE,欧洲央行将在明年初开始退出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

  但是,疫情中部分新兴市场受到更严重的冲击,并且在疫苗接种、经济修复与政策空间等方面落后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条件可能并未成熟,因此仍需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

  对于财政政策,IMF官员曾表示,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前,财政政策必须保持灵活,持续为医疗体系、家庭、可持续经营的企业和经济复苏提供支持。同时,新冠疫情加剧了既有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凸显了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结构性货币政策还在持续。比如中国去年推出的两项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期限延长至今年底。两项工具指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争议降准

  会上,易纲介绍了中国近期经济金融形势,表示中国通胀总体温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货币政策的定调主要有五个范畴: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和从紧。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以后,中国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合理适度则指向市场流动性水平,精准主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易纲前述关于货币政策的定调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定调一致,但在当前的情形下市场又产生争议。一方面,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且市场面临流动性缺口,需要放松货币政策;另一方面,9月PPI同比已突破10%、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在即等阻碍货币放松。

  张明认为,最近的月度高频数据显示,短期内宏观经济增长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GDP增速第三季度可能回落至6%-6.5%,第四季度可能进一步下滑至5%上下。因此,应该考虑新的降准举措,必要时也可以适当降息。

  国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认为,10月地方债净融资预计在6000亿左右,加上国债政府债券合计净融资为8600亿左右。而10月是传统缴税大月且有5000亿MLF到期,这将使得10月的资金缺口大,预计为1.4万亿左右,仅低于今年1月,央行可能降准来应对资金需求。

  Wind数据显示,10月15日有5000亿MLF到期。与此同时,10月份迎来传统缴税大月。此外,近期监管部门要求,各地剩余新增专项债券额度需于11月底前发行完毕,不再为12月预留专项债额度。按照这一要求,10-11月专项债月均发行规模约6000亿,高于9月。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从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体系资金成本看,降准有空间,也有必要,但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在即同时国内PPI仍在高位运行,需要选择时机。至于缴准、缴税等,只是影响短期流动性波动的因素,央行可以通过增加MLF、逆回购投放规模对冲。进入四季度,政府支出也会明显增加,有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

编辑:潘沈思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