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新一轮“抢人大战”中,这些城市为何能胜出?

2022-04-05 09:44 来源:南方+ 黄叙浩 王彪

  最近,百度地图联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中,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四座一线城市被评为中国最具人口吸引力的城市。同样位于广东的佛山和东莞也进入前十。

  今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几个月前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曾表示,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同时,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在此背景下,人口流动特别是年轻人的流向,无疑将是城市乃至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区势君发现,工业大市和多个省会城市组成的“新一线”城市对人口特别是年轻人的引力正在加大,而更加多样的人口流动与“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相互推动,让人口在不同层次城市的布局更加均衡,由此带来人们的城市选择中,对优越的软环境更加看重,并正在改变万千城市的发展方向。

  年轻人都去哪了?新一线城市“抢人”动作不断

  这份报告把常住人口的增长作为衡量城市活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最终呈现出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从“七人普”数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来看,佛山以950万的常住人口位居广东第四;而东莞在2020年底常住人口也达到了1047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数据显示,自2010年到2020年这10年间,佛山常住人口增长了超过230万人,东莞增长了225万人。这充分显示了广东城市对人口的巨大引力。特别是当前总人口增长速度显著下降,从全国已经公布2021年常住人口变化的省市看,只有广东、浙江、福建等少数省份保持了一定规模的常住人口数量正增长,可以预见,各区域、各城市对人口人才要素的争夺会更加激烈。

  在这场“人口人才争夺战”中,除了佛山和东莞,该报告上,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表现瞩目,排名靠前。

  区势君梳理近年来国内约20所双一流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时,也有了相似的发现:除了北上广深,像佛山、东莞、成都、苏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也逐渐成为他们青睐的选择。

  在公布了具体就业城市排名的高校就业报告中,杭州、成都、南京、武汉这几座新一线城市几乎进入每一份报告的城市排名Top 10,去往这些城市的毕业生最多占到了所在学校毕业生的约四成。且这一比重在近年来呈持续增长。

  根据此前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20届本科生选择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为17%,较2019届有所下降;而在新一线城市的就业比例则达到了27%,较2019届上升了一个百分点。

  可以说,“潮水”的流向,在很多人踏出大学校园时就已埋下了伏笔。一次次“用脚投票”的决定,不仅影响了个体的生活,也深刻影响着一个个城市的未来。

  “多城”生活选择多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依据变了

  问题来了,在人口增长势头趋于平缓的总体趋势下,北上广深之外的城市靠什么获得人们的青睐?区势君认为,城市之间、区域之间人口流动的大潮背后,是一股“看不见”的发展牵引力在起作用。

  一方面,是一股“推力”在产生作用。随着一线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原有的城市规划空间及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有限。与此同时,一线城市的扎根成本也相对更加高昂。于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人口往往会向周边的城市、区域外溢。

  比如,因为毗邻深圳,东莞和惠州就一直是深圳人口外溢的重要承载地。数据显示,在2019年时,深圳市与东莞市、惠州市跨界日通勤就超过了50万人次,也就是说,有大量人口选择在深圳工作而在东莞、惠州居住。而随着城市间的交通更加便捷,“轨道上的大湾区”逐渐成型,过上“双城”甚至“多城”生活的人还会越来越多。

  而另一方面,则是新一线城市的“引力”正变得愈加强劲。和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相比,各类吸引人才政策更加积极。

  2021年5月起,深圳将人才落户的学历底线要求从大专调整为全日制本科,从当年9月起便不再受理新引进的本科生、研究生的人才住房和生活补贴申请。而在同年12月,东莞发布的《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则提出,实施“创梦东莞”计划,对新引进的本科学历人才给予最高1万元补贴。对于刚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这笔收入无疑可以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当然,这背后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转变过去“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想法。不再一窝蜂向着中心城市,而是更看一座城市是否适合自己;选择城市不仅仅是看城市GDP、经济排名等宏观指标,更看重微观体验上的物价、文化氛围等是否“合胃口”。

  这特别体现在此前一段时间“鹤岗买房”频上热搜:作为老工业城市,鹤岗虽然很难再次实现经济高速发展,但城市配套相对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购房成本只相当于一线城市的几十分之一,成功吸引很多在大城市“望房兴叹”年轻人的注意。

  类似的一幕,可能会在更多中小城市上演。

  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换言之,推动城市之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不是预测,而是非常明确的政策导向。

  这背后的意图十分明显——让更多尚未落户的常住人口与户籍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让人口要素在未来可以按照市场需求更加无障碍地在城市间流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效率和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有望让行政等级较低但市场活力、发展潜力更大的城镇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实现更加均衡的人口布局,最终推动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精细化管理水平将成为城市选择的基准线

  40多年来,城镇化与工业化是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重要动力。

  正如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所说,技术进步推动工业发展,生产活动摆脱了土地空间的限制,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推动下,产业形成集群,人口也相应集中。

  随着经济发展从高速向着中速高质转换,人口的空间布局也更加均衡,这将造成哪些影响?

  区势君认为,这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网络化让分散式产业布局成为可能,并与人口的均衡布局互相促进,围绕中心城市特别是靠近交通、信息中心的中小城镇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其二,从政策层面看,对人口人才的吸引、培育从给钱、给房进一步向着教育医疗乃至生态环境、人文氛围等软环境建设转变,鲜明的城市特色将更加重要,千城一面的局面有望得到逐步改变。

  其三,基本公共服务与户口的关系变得更加疏离,加上普遍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以及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从乡到城的人口流向规模将显著缩小,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规模将更加可观。广东近年来在这方面也在稳步推进,广清、广佛、深莞、深惠等城市协同更加紧密,正是这一趋势的写照。

  其四,精细化管理水平将成为城市选择的基准线,这从短期看是疫情冲击带来的结果,从长期看,随着人口素质和产业复杂程度的提高,只有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居民、每一家企业具体情况,精准施策,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实现最高效的城市发展和最有获得感的民生福祉。

编辑:唐巧燕   责任编辑:柯丹洁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