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直播电商新模式正在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有利抓手。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商直播超1000万场,观看人次超500亿,全国网络零售额达5.15万亿元。为了进一步释放新业态的潜力,促进转型升级、消费回补,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数字经济15个新业态新模式,其中就包括了网络直播。
然而,在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下,整个行业也在面临着供需失衡的问题。一方面,直播电商的赋能作用正渗透到各行各业,单是2020年上半年,“直播经济”业态主要岗位的人才需求量就达到2019年同期的3.6倍;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直播人才稀缺,特别是运营岗位的人才。
而目前直播电商的从业者也存在专业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前有主播叫不出产品名字,不了解产品功能,后有千万级主播被查出售卖虚假商品。从业者滥竽充数的现象亟待规范。
为促进直播电商产业化、规范化发展,以新业态助力经济内循环,近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推出了“直播师证”,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官方认可的直播证书。据了解,“直播师证”考核培训内容包括了直播专业技能培训、网络主播法规培训、直播理论与实践等,能有效锻炼主播专业技能,成为持证者求职、任职的技能凭证,以及用人单位相关岗位招聘、录用、晋升的主要依据。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行业的从业门槛不断提高,加上入局者竞争加剧、平台的分流机制持续收紧,率先获得专业认证的主播将更好地满足国家、平台和企业的要求,占领行业领先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 “直播师证”的推出恰逢其时。
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韩良晨表示,“直播师证”将通过分层机制的引入,推动直播人才选拔标准化、高效化,满足政府和企业搭建直播电商人才库的需求。未来,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响应国家对行业发展的要求,把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作为发展导向,利用专业力量赋能行业整合。
加速商学院创始人、《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制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直播电商行业协会筹备组秘书长李有刚表示,主播作为直播带货的台前角色,幕后离不开强大运营团队,供应链团队的支持。直播电商下半场是资源的竞争,企业应注重学习,提升自身运营能力及供应链能力,回归直播电商的电商属性,注重品效销结合,才能在直播电商下半场竞争中胜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供应链教授,MBA中心主任,《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制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刚 表示,2020年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直播电商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直播电商将会是一种常态化电商模式,广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结合专业特长,成为具备运营和供应链特长的直播师。
(撰文:陈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