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是广东省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自2019年5月9日启动建设以来,已编制发布了团体标准,认定了大批生产基地和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了多个配送中心(分中心)、产品通关便利区和展示交易中心,以“最严标准”为依托的质量安全监控指标体系、以“认定基地”为抓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全程监管”为目标的质量安全溯源监控体系、以“质量安全”为保障的农产品监管流通服务体系等大湾区“菜篮子”体系格局已立、产业闭环初具、社会成效显著。
大湾区“菜篮子”家族日益壮大
截至目前,已有24个省、自治区(包括湖南、江西、宁夏3个全域省及自治区)的138个地级市(州)加入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合作共建,1300多家企业分别以生产基地和产品加工企业、产品配送中心(分中心)、产品通关便利区、展示交易中心等的建设主体、运营主体、承检机构等身份加入到入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这个大家庭,携手共同推进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
大湾区“菜篮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生产管理当中我们是需要有一个质量标准,甚至是一些有关于生产方面的指引给到我们企业,我们会去努力配合“菜篮子”生产基地的标准和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包括建立溯源体系,还会配合一系列检测工作等等,这方面我们也都会付出努力去达成。”11月12日,在广州增城区创鲜番石榴基地进行直播的工作人员丽丽说到。据介绍,生产、加工企业在申报加入“菜篮子”工程时,都经过严格筛选、审查和产品检验检测等过程。申报主体必须获得海关供港基地备案(注册)或者提供达到相同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证据,其产品经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承检机构检验检测,符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标准等,所有条件经审查符合要求才会被赋予“菜篮子”生产基地、产品加工企业的称号。获认证的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菜篮子”的团体标准,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树立品牌形象,不断发展进步。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蔬菜销路,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同时,也督促我们种植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贵州珠江源总经理黎兴曾说到。“菜篮子”工程为企业畅通、拓展销售渠道,企业获得更大收益,方能进入良性发展,可以有更多资金引进先进设备,实现种植养殖全程机械化,提升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引领产业不断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不断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产品。
大湾区“菜篮子”造福人民
建设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打造高品质“菜篮子”,可大大提升人民福祉。一方面,基地企业可以利用工程搭建的平台相互交流,在生产到销售全链条上互帮互助,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为确保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这一“金字招牌”带来的效益,“菜篮子”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都必须自觉遵守“菜篮子”标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产出符合“菜篮子”标准的高品质产品,源源不断地供给湾区、全国甚至全球市场。广大人民群众就可以放心购买、安心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