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发的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在各大安卓应用商店和苹果AppStore上架。所有手机用户均可下载,但目前APP内的账户注册功能仅面向试点区域白名单用户,区域外用户暂时无法注册使用。
对比此前的“测试版”,新版本的核心变化在于“扩大”。数字人民币正循着长期演进、持续迭代、动态升级的路线稳步前进。
首先是分发渠道的扩大,由过去只能从试点银行申请下载链接,到面向所有用户公开下载,对APP的功能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试点地区,加上此前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形成“10+1”格局。
“10+1”试点基本涵盖了中部、西部、东北、西北等不同地区,数字人民币覆盖面和服务人群持续扩展普及。这是数字人民币作为公共产品,综合考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各地产业和经济特点等因素,试验评估数字人民币在不同区域应用前景,以提供安全、通用、普惠的新型零售支付基础设施的内在要求和表现。
此外,运营机构从开始的6家国有商业银行,扩充至包括招商银行、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在内的9家。
蚂蚁、腾讯旗下的网商银行(支付宝)、微众银行(微信)成为新增运营机构,回答了数字人民币是否会替代电子支付工具的问题。区别于大额结算,数字人民币主要用于零售支付,对电子支付形成有益补充。人民银行向指定运营机构发行数字人民币,电子支付机构等指定运营机构负责兑换和流通交易,这种双层运营模式有利于借鉴电子支付经验,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数字人民币安全高效运行。
从更大范围看,支付手段多样化是成熟经济体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需要。数字人民币不仅与电子支付工具是差异互补关系,也将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
分发渠道、试点范围、运营机构的有序扩大,是强化数字人民币安全性普惠性、提高支付工具多样性交互性的探索,期待数字人民币服务早日实现全场景多群体覆盖。
撰文:维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