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携爱扶贫囍临门

2020-11-20 14:32 来源:南方网
.

  

  广东348省道边上,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小村落,地貌形如鲤鱼跃江捕物,因而得名鱼咀村。

  该村隶属清远市英德浛洸镇。走进鱼咀,玉虚宫和咖啡厅,古街和骑行绿道,老屋和民宿……历史风貌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织共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度假。

  这边厢,前来旅游的一家人正享受着农家乐,豉油麻鸡肉质嫩滑,清蒸河鱼鲜美可口;那边厢,村民员工们正在有条不紊地烹饪菜肴、冲调咖啡……招呼着远道而来的游客。

  11月8日的鱼咀村,还在等待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因共同参加英德市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而在此相聚,村民将为六对新人举办一次集体婚礼。

(鱼咀村的特色石头屋民宿)

  千年古村换新装

  旧屋变特色民宿

  下午时分,鱼咀村村口迎面走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朝着阿婆怀里抱着的小孩打了个响指。

  “小宋哥哥!”小孩开心地想要扑向这个他熟悉的小伙子。

  “快叫梅梅姐姐。”阿婆笑着对孩子说,一面向小伙子身后这个姑娘打招呼。

  小伙子是宋旭,姑娘是他明天要娶的新娘刘建梅,他俩早已同村民结下深厚的情谊。

  宋旭对鱼咀村的一砖一瓦太熟悉了。他看着矮砖断墙、墙面开裂的老屋,逐渐变成如今特色石头屋民宿。

  这里的特色建筑都是由原本破旧房屋改造而成。

(凤鸣咖啡吧前身)

(改造后的凤鸣咖啡吧)

  “这个凤鸣咖啡吧,现在有着空间很大的接待厅,原来只是石头垒起的一米多高的破旧围墙,围墙里一边种着白菜,一边是鸡、猪的圈养地。”宋旭说, “这个凤鸣书吧保留了原来屋子主体结构,拆掉石头,再把毛石墙体砌筑回去建造的,都用了村里原有的毛石、鹅卵石材料,从而保留了村子原来的建筑风格。”

  鱼咀村是一个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近代以来,自然的侵蚀渐渐让房屋荒废,年轻人相继外出打工,古老的鱼咀村逐渐萧条。

  “我参与了碧桂园在鱼咀村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2018年3月来到这里。” 宋旭说。作为碧桂园广东扶贫项目的队员,从此宋旭便开始在鱼咀村驻扎。

  为了支持宋旭的工作,刘建梅休假的时候便来鱼咀村跟宋旭一起上班,“我自己也很想做这份工作,他算是完成了我的另一个梦想。”

(村民前来祝贺宋旭与刘建梅新婚)

  2019年,鱼咀村扶贫项目建设的鱼咀民宿开始试运营,越来越多游客来到了鱼咀村。特色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也鼓励了更多村民返乡创业。比如以往打零工为生的村民温炳光,如今就在凤鸣书吧里有一份正式的工作。

  夫妻同心为扶贫

  村民生活大改善

  午后的阳光横扫过鱼咀村,穿过繁茂的枝叶,直直地打照在树下杨孟黝黑的脸上。

  “他的脸早就晒黑了,再多晒点也没关系。”坐在他身旁的海南姑娘黄妤说。

  这对新人,有一段“跨海”的爱情。

  2018年,杨孟在海南博鳌南强村,参与碧桂园在海南打造的第一个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与当时担任博鳌亚洲论坛英文翻译志愿者的黄妤相识,自此拉开爱情的序幕。

  “我一直以为,扶贫就是帮助一个贫困家庭改善生活条件。认识他之后才知道,扶贫不单单是对个人,还是对一个集体‘大家’的改变。”跟随杨孟一起走过他扶贫建设的地方,黄妤不仅看到村庄的环境变美了,也看到村民们对家乡发展的信心增强了,越来越懂得发挥自家优势提高收入。

  村民的改变,得益于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在英德鱼咀村,杨孟参与了70亩的“水稻小龙虾”项目工作,在水稻田中培育小龙虾,既能为农田减少害虫杂草,小龙虾销售又能带动村民增收。“产业扶贫还让村民有了经商意识,会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卖。现在他们觉得其实农村也不错,回到本地工作,既能挣钱,也能照顾家庭。”

(新人走上婚礼仪式现场的红地毯)

  为了一系列产业扶贫的调研论证、执行检查、后期评估等,杨孟常常在田间地头奔走,晒出了黝黑的肤色。杨孟对扶贫工作的冲劲和认真,让黄妤看到了他的美好品质。两人感情在杨孟离开海南前往广东扶贫点工作后并没减少。于是,黄妤放弃了在海南的工作,来到广东参与扶贫,投入这份“跨海姻缘”。

  “明天就要举办婚礼了,这样的人生头等大事,一辈子就一次。”杨孟激动地说。

  扶贫乡亲似至亲

  携手共建新家园

  在鱼咀村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让宋旭最有成就感的除了村容村貌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村民的认可和信任。

  那时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共同建设,经常一天走路超过2万步。“他总是很耐心地跟村民沟通,在工地里跟进很多细节,还有很多查找资料的工作,很辛苦。”鱼咀村的“老村长”廖志其说。

  “我们婚纱照都是在鱼咀村拍的。”刘建梅说,这里不仅是宋旭工作的地方,也是自己“第二个娘家”, “我跟村民也熟了,逢年过节都会相互发祝福。”

  与村民之间深厚的情谊,是扶贫人工作中克服艰难困苦的动力。这种情谊,让宋旭和刘建梅对鱼咀村更加有归属感。另一对新人——王志为和谭小芳,也深有感触。

  “扶贫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个认识村民、相互交流,到变成朋友、甚至亲人的一个机会。”在英德树山村等五个村参与过扶贫的王志为,常常从征求村民意见需求开始对村庄进行改造,“有一次村民提出一定要打造一个跳广场舞的地方,现在这个广场舞平台成了村里有名的地方。”看着经过自己的付出,与村民共同创造出幸福的生活场景,王志为觉得再辛苦也值得了。

  村民挑担贺新婚

  六对新人结连理

  8日下午,包括宋旭和刘建梅、王志为和谭小芳、杨孟和黄妤在内的六对新人陆续抵达鱼咀村。他们换上红色的中式喜服,绕行鱼咀村,用照相机记录着这幸福美好的一刻。

  这时候,橘粉色晚霞让鱼咀村显得格外浪漫,鱼咀村已经把它等待的人们,全都盼来了。

  11月9日凌晨的鱼咀村,新人们已经忙碌起来,起床、化妆,把最美的一面留给幸福的一天。

  村民们也忙碌着准备着生菜、苹果、橘子,还有鸡、猪肉、酒等寓意平安喜乐的物品。

(“老村长”廖志其为新人挑担)

  “我们当做自己家娶媳妇一样,帮这些扶贫人员举办婚礼!” “老村长”廖志其说。

  六位新娘梳着精致的妆容坐在房间里,六位新郎冲向房间接亲。

  彩炮打响,新郎领着新娘走上红毯。老村长挑着担走在最前,按着村里婚嫁的习俗,带着六对新人来到玉虚宫祈福。

(新人按鱼咀村习俗在玉虚宫祈福)

  在鱼咀古港码头旁的许愿树下,六对新人挂上了“祈福带”。

  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驻村扶贫的队员们与爱人常常难得见面,如今他们终于走到一起。

  这场特殊的集体婚礼,是扶贫人员与村民情谊的见证,也是广东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成果的见证。

(邓志鹏和江碧婵在许愿树下挂上“祈福带”)

  时代造就扶贫人

  见证乡村振兴梦

  携爱扶贫囍临门,扶贫事业的开展离不开每一位扶贫人的付出,他们也在这段扶贫路上遇到相伴一生的爱人,还有亲如家人的村民。六对新人在鱼咀村喜结连理,村民们也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中逐一脱贫。

  2017年,碧桂园在英德市开展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启动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项目57个,启动恒昌村、鱼咀村、河头村等乡村振兴项目9个,派出包括宋旭、王志为、杨孟、邓志鹏、易德育和许俊煌等在内的19人驻村扶贫。

  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截至2020年上半年,英德市贫困户16487户41892人已经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六对新人喜结连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正是一位位像宋旭、王志为、杨孟这样在扶贫工作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扶贫人,用他们的爱和汗水,造就了这个时代的奇迹。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扶贫工作还在继续。

监制:张纯青

统筹:杨诚钢

执行统筹:罗威 朱景

策划:喻孟 黄艾明 杨智明

记者/脚本:黄绮铌

拍摄:蒋永生

剪辑:张琪达

海报设计:林若韫

 

编辑:潘沈思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