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做实产业扶贫 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

2020-11-11 10:22 来源:南方网

  为充分挖掘扶贫扶智的典型做法,聚焦精准扶贫的成果成效,展现乡镇脱贫攻坚的新面貌,南方网、南方+推出“助力脱贫攻坚 打造美丽乡居”融媒体系列报道。在第一期里,我们走进韶关市南雄稻虾、藕虾共作扶贫项目基地,用报道呈现广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智慧和担当。

  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根基和关键举措,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不仅在带动贫困群众致富方面发挥出生力军的作用,也为一些乡村的振兴发展提供了思路、打开了局面。拿地处南雄盆地的古市镇来说,浈江斜贯其中,山间多山塘水库,水量充足;且土壤耕作层以下多为陶泥和黄泥,保水性良好,适合发展种养殖业。2019年年末,古市镇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碧桂园,大力发展稻虾、藕虾共作扶贫产业项目,打造龙虾小镇,实现与城区同频共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

南雄稻虾共作产业振兴实训基地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广东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为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资源,把乡村自然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农产品资源等稀缺宝贵资源转化为商品、推向市场,从而把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以古市镇为例,以前养虾技术水平较低,管理大都比较粗放;单一农田耕作亩产值不高,且因农村老龄化和空心化造成土地闲置问题。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引进碧桂园稻虾共作技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稻虾双赢”的目的,既保障了“米袋子”又鼓起了“钱袋子”。

古市镇稻虾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通过为村民提供现场参观教学、虾稻田间工程改造建设指导、种养殖技术培训、生产服务、稻虾销售等支持性工作,通过联农带农示范带动促进稻虾产业良好发展,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有效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从现实来看,稻虾、藕虾共作项目已经给当地农户带来切实的好处,既让农户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提高种养技能,也能够通过出租土地获得500元/亩/年的土地租金和务工获得劳务收入,有效解决单一农田耕作亩产值不高,利润率不高的问题,助力解决农村老龄化和空心化造成的土地闲置问题。而随着扶贫项目的发展,乡村振兴的理念也更加走进老百姓的心中。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扶贫亦扶智,通过产业扶贫,引进造血项目,增加老百姓收入,并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增强自生发展能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现在脱贫攻坚战已进入收官冲刺阶段,高质量完成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必须发挥好产业扶贫的普惠性、根本性作用。古市镇大力发展稻虾、藕虾共作扶贫产业项目,打造龙虾小镇,助力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只要发挥地区产业优势,引入社会、企业资源,挖掘、培育和壮大当地优势产业,就一定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特邀评论员 徐江

编辑:潘沈思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