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中央39天出台两份“同题”重磅政策有何深意?

2020-05-21 09:16 来源:南方网

  5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七个关键领域改革举措。

  仅一个月前的4月9日,党中央、国务院才刚公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这还是中央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首份文件。

  相隔39天,两份“同题”重磅政策高标准出台,颇为少见。

  至此,我国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将有何新方向,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将如何突破创新?

  粤评君遍访权威专家,逐条点评政策背后的逻辑,带你读懂重磅政策。

  1.时间:“同题”重磅政策一脉相承

  从出台时间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在4月出台的文件中,党中央、国务院强调基础性制度建设。5月出台的《意见》则系统性部署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措施。后者具有全局规划特点,是在前者基础上作附带有配套举措的全面部署。

  从出台时代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分四步解释: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商品市场,成功解决了商品、外汇、资本等短缺问题。

  ◆ 本世纪,改革进入了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新阶段。

  ◆ 近年,改革更向着数据、人才、知识产权、金融衍生品等要素市场的高端部分不断深入。

  ◆ 今年,中央连续出台重磅政策,是更大力度推进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目的在于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更加法治化、市场化、规范化,更加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原则:政府“少动手”

  《意见》的一大原则是,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说,《意见》直接点明容易形成自然垄断的电力和油气领域,以及细分产业分类广数量多、目前存在较多限制的服务业。

  这有什么用呢?

  结合广东发展现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主任徐现祥提出,近10年来,广东市场主体数量几乎翻了一番,市场的“池塘”却没法翻番,生意难做。

  ◆ 从内部看,80%市场主体属于服务业,服务业进一步开放,才能持续做大“池塘”;

  ◆ 从外部看,要推动全球化、反对逆全球化,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是重要力量;

  ◆ 从应对疫情看,新增的市场主体只有在更大的市场中先活下来,才能有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我国服务业开放,将成为广东经济的强心剂。

  3.所有制:让骨干员工持股

  《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贾康说,改革到了深水区,各种利益和矛盾胶着。在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下,既要系统部署全面配套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要突出重点领域改革、寻找关键环节创新突破。国企改革作为硬骨头,重点突破,进而带动全局突围。

  张永军举例说,要落实好《意见》支持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骨干员工持股制度的要求,企业骨干员工有人擅长经营,有人具有核心技术,让这些员工持股,实施股权激励,让公司运营机制更加有效。

  4.房地产税:来还是不来?

  《意见》提出“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粤评君发现,这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一致,2019年曾改为“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如今回归“稳妥推进”。

  贾康表示,这次表述口径还有其他变化,以前是“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现在是“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总体来看,稳妥推进,没有加快的要求了,意味着节奏会控制,加快的条件还不成熟。但要看到,这也表明决策层是认准这个方向不改变的。

  5.举国体制:用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意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攻关。

  张燕生直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和公共技术研究三大领域是我国目前的薄弱环节。原始创新作为科学创新最高端、最前沿,也是最困难的部分。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区域难以取得成效,必须举全国之力。

  但新型举国体制须在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条件下推进,更需要全方位放宽科技创新体制限制。

  6.加工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意见》强调,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仝志辉说,经受了疫情冲击的中国经济,更加体会到了保就业对稳经济、稳民生的重要性,增加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就可以安定人心、确保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更加体现公平、公正。

  7.“供改”:系统工程需宏观调控新机制

  《意见》提出构建有效协调的宏观调控新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强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

  贾康表示,这些内容是一直强调的重点任务,此次再次在《意见》中得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解决结构失衡问题,优化提高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供给体系供给效率,这都需要形成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恰恰要求宏观调控新机制能够更给力。

  “近年‘放管服’改革提升了政府管理能力。”贾康说,但基层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成为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优化的阻碍。2019年和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两次下发文件,从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入手,鼓励地方和基层办实事、敢担当、有作为。但反映到更深刻的制度安排层面上,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好,还需要宏观调控机制有新作为。

  “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很重要。”张永军则认为,我国近年实事求是推行结构性减税,在需要降低税率的领域减税,在需要扩大征收范围的领域扩围,为更好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奠定基础。

  8.人民币国际化:恰逢好时机

  《意见》提出,强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今年受全球疫情影响,人民币资产作为避险资产的特征更加明显,国际投资者纷纷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已开始从贸易推动向资本项目推动转变,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恰逢有利时机。因此,允许境外资金回流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将让人民币使用领域从贸易向投资转变,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效果图。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效果图。

  9.公平竞争:现在成基础性制度了

  《意见》把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

  “这是再一次向全国重点强调。”贾康说,2016年至今,党中央、国务院多次下发文件、反复强调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编纂民法典、纠正侵犯民营企业错案冤案。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此次在《意见》中再次得到强调,说明保护广度和深度仍可继续加强,让企业家心里更加踏实。政府采购、银行贷款应对企业一视同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涂永前补充建议,我国即将颁布实施民法典,已为公民筑起私权保护墙。但对于不断涌现的新形态财产权,仍需结合已有专门法不断完善,使得私权得到立体化保护。

  10.开放:水平更高些,领域再大些

  《意见》明确,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市场、规则、标准方面的软联通、提升一般贸易出口产品附加值。

  张燕生表示,近年中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在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排名全球31位,但是在获得信贷、纳税、跨境贸易、破产制度等四个指标上依旧存在短板。

  即便是营商环境在全国处于前列的广东、上海、北京,跨境贸易体制机制等方面距离国际先进地区依旧存在差距。意味着原有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举措遇到瓶颈,《意见》提出的举措可以有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南方日报记者 苏力 王彪 周健超

编辑:陈伟峰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